浏览器变色功能隐私风险警示
来源:每日消费报
每日消费报5月6日消息,近日,有用户反映浏览器中“已访问链接变色”功能存在隐私泄露风险,点击过的网页链接因颜色变化可被他人直接识别,导致个人浏览记录意外曝光。这一设计虽旨在提升用户体验,却可能成为窥探者获取敏感信息的捷径,引发公众对网络隐私安全的担忧。
风险分析
- 共享设备隐患:在公用电脑或家庭设备上,他人可通过链接颜色差异轻易追溯用户的浏览历史,包括金融、医疗等私密页面。
- 截图传播风险:社交平台分享的网页截图若包含变色链接,可能间接泄露用户兴趣或行为轨迹。
- 企业场景敏感:职场中同事或管理员若有意观察,或可推测员工工作动态,甚至发现竞业行为。
专家建议
- 定期清除记录:使用浏览器无痕模式或手动删除历史记录。
- 调整设置:部分浏览器支持关闭“已访问链接高亮”功能(如Chrome可通过CSS修改:visited样式)。
- 技术防护:启用隐私保护插件(如Tracker blocker),限制第三方脚本获取数据。
目前,暂无主流浏览器厂商对此功能作出调整。业内人士呼吁,在便捷性与隐私安全的平衡中,用户需提高自主防护意识,而开发者应提供更细粒度的隐私控制选项。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每日消费报"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