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幼玲:拒绝“大棚药”,深山寻地道野药,这个老派中医很倔强

在药材可批量采购的时代,已经古稀之年的副主任中医师张幼玲,却开启了一场“逆行”,每年他都要前往云南、贵州、江西等地的深山老林采药。

他的药房里,堆着一些沾着新鲜泥土的布袋,里面是从深山采来的野生药材。

“现在的药材,绝大部分是种植的,效力明显不够,比起以前,用起来要加几倍的量。”张医生叹了口气,“有的病我看得好,有的就是解决不了问题。还有以前看得好,现在却差了些,我一直在想,如果诊断明确,病人也配合,那问题出在哪?大概就是药了。”

为了解决药物源问题,寻找一些道地药材做补充,张幼玲数次长途跋涉。

为何他拒绝“高效”,选择最笨的路?

在张幼玲医生接诊的众多患者中,有一位男子的病例让他至今难忘。

这位患者同房时精子带血,还伴有尿酸高、血脂异常、尿频尿急、小腹及会阴疼痛等多种其他症状。

西医诊断为精囊腺血管破裂,但治疗后效果却不佳。后来,患者又看了几位中医,一样没解决问题。

张幼玲细细辩证后,发现患者可以说是一个前列腺的问题,属下焦湿热瘀阻证候,但病机盘根错节,非常复杂,是一个很棘手的疑难杂症。

“我拿到他以前吃过的药方,仔细研究后发现辨证上问题不算很大,治法和用药都很常规,方子看起来是对症的,但问题是患者服用了没效果,说明这种常规的用药不能解决他的问题。”

面对这个疑难病例,张幼玲想起了多年前曾在深山拜访一位老药农时学到的一味野生草药,在民间常用来治疗痔疮出血,功效卓著。

“我想都是下焦的问题,病机应该有相通之处。”细细琢磨后,他确信这位药的加入能打破患者用药无效的僵局。

然而,这味药完全自然生长,难以寻找。张幼玲花了几天时间在深山中苦苦寻觅,最终找到的药材,也仅仅够这位患者一人使用。

结果是令人惊喜的。这味药用下去后,患者的身体开始逐步好转,最终不仅前列腺问题得到解决,困扰他的血精问题也明显改善。

这个用药的案例,让张幼玲更加坚信药的重要性,医生对药的了解越多,治疗就越能打破局限。

老药农手中的“宝藏”,书本上没有的智慧

为了寻找更多的“关键药”,张幼玲多次踏上前往贵州的路。

“我来一趟贵州确实不容易,很多患者都在家里等着我呢,但是我不得不来呀。”张幼玲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坚定,“一些我解决不了的问题,买不到的好药材,只有求助于我们的老药农。”

在深山中,张幼玲拜访了一位年迈的药农。两人相见如故,对药材都十分着迷。

“就是这个,叫什么名字?”

“黄花菜。”

“哦,黄花菜,它会开黄花。”

“多数人不会用,关键是怎么用,用于哪方面?”

老药农耐心地讲解着:“在男科方面,泡酒喝。用根下面的块根,泡白酒8个小时就可以喝了。要切碎。治疗肾虚,一个是腰酸,一个是性生活不行,效果非常好。”

张幼玲仔细记录着每一个细节,这是民间传下来的智慧,是中医活态传承的知识。

张幼玲感叹道:“我的最深的感触就是现在的药力啊,明显不足。如果全社会能重视中医和药的问题,解决药源的问题,把地道的药材质量提升起来,对广大患者的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这就是我内心的想法,但我没有办法,无能为力啊。我只能尽一个人的微薄之力,找到几个药农来解决我眼前的问题。”

“不划算”的坚持,是对患者的责任感

张幼玲的采药之路,从来都不是轻松的。

“这是我爬的相对比较简单的山了,我经常进山,悬崖峭壁都走过。”,70岁的张幼玲气喘吁吁地走在山路上,和同行的人分享着自己的采药趣事。

很多人不理解他:为什么要如此辛苦?请人代采不行吗?批量购买不行吗?大家都是用的种植药,偏偏他要给自己找不划算的事做。

但这位“倔强”的老中医,偏偏选择了这条“不划算”的路。

因为他深知,药效的差距就在这些“不划算”的细节里:野生与种植的差异、采摘时节的选择、药材部位的取舍、炮制方法的讲究......这些细节,决定着疗效的成败。

“中医能把经验传下去,但如果我们的药源越来越匮乏,下一步该怎么办?。”张幼玲的话语中透露着隐隐的忧虑。

他认为,只有回归药材的本真,才能找回中医的疗效。

在效率至上的时代,张幼玲用“不效率”的方式,守护着中医的根脉;在利益当先的社会,张幼玲用“不划算”的选择,诠释着医者仁心。

这味从深山中采来的草药,很轻,也很重——轻在掌心一握,重在承载着中医的过去与未来。

在中医治病上,张幼玲的坚持或许能带来一些思考:不是中医不好,而是中药不灵;不是药方不精,而是药材不真。

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每日消费报"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张幼玲:拒绝“大棚药”,深山寻地道野药,这个老派中医很倔强

在药材可批量采购的时代,已经古稀之年的副主任中医师张幼玲,却

长按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