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本卸妆水跨界汽车市场 开启车载健康生态新蓝海
近日,国内天然护肤品牌逐本宣布与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正式推出“逐本车载智能净肤系统”,将卸妆级清洁技术应用于汽车座舱环境管理,首次实现“肌肤护理”与“车内空气净化”的跨维度融合。此举不仅标志着逐本从美妆领域向大健康科技的战略延伸,更揭示了汽车产业在“健康出行”趋势下的万亿级市场机遇。
跨界逻辑:汽车市场正经历“健康化”范式变革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5%,消费者需求从“续航里程”加速转向“座舱健康”。J.D. Power调研指出:
- 92%车主认为车内空气质量影响驾驶体验;
- 76%家庭用户愿意为具备抗菌、除醛功能的车型支付额外费用;
- 车载健康配件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5%。
逐本研发团队发现,传统车载净化器仅能过滤PM2.5,却无法分解皮革座椅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空调管道滋生的霉菌等微观污染物,而这类物质与肌肤接触后可能引发过敏、炎症——这与卸妆产品需要清除的“毛孔级污垢”存在技术共性。
技术迁移:从卸妆水到座舱净化的三大核心突破
逐本将沉淀8年的天然植物萃取技术与微胶囊控释技术进行车规级改造,推出全球首款“生物酶解-光催化”双模净化模块:
1. 卸妆级吸附材料:捕获纳米级污染物
逐本实验室联合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开发改性玉米秸秆活性炭,其孔隙结构经卸妆水成分浸润优化后,对甲醛、苯系物的吸附容量提升3倍。实验数据显示,该材料在30m³密闭空间内,20分钟即可将TVOC浓度从国标限值的5倍降至安全范围。
2. 仿生酶解技术:分解污染物而非简单过滤
传统净化器依赖HEPA滤网物理拦截,而逐本系统搭载植物源脂肪酶+氧化还原酶复合体系,可模拟人体皮肤代谢过程,将吸附的油性污垢(如化妆品残留、食物油脂)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该技术已通过TÜV莱茵车规级耐久测试,可在-40℃至85℃环境下稳定工作10年以上。
3. 智能香氛联动:打造情绪化座舱体验
逐本将卸妆水中广受好评的天然精油调香技术延伸至车载场景,通过AI算法根据驾驶模式自动调节香氛浓度:
- 运动模式:释放雪松+葡萄柚精油提振专注力;
- 休憩模式:扩散薰衣草+洋甘菊精油缓解疲劳;
- 儿童模式:启用无醇配方柑橘香型保障安全。
商业模式创新:硬件免费+耗材订阅的“剃须刀模式”
逐本车载系统采用“主机厂预装+用户订阅服务”双轮驱动:
- 与车企深度绑定:首批合作车型包括某新能源品牌旗舰SUV及MPV,系统作为“健康选装包”进入官方配置表,定价较传统净化器低40%;
- 耗材持续盈利:用户需每月更换含逐本卸妆水核心成分的生物酶滤芯,单个滤芯定价99元,复购率预期超85%;
- 数据增值服务:通过车内传感器收集的用户肤质、压力值等数据,与逐本美妆APP打通,推送个性化护肤建议,形成“车内净化-肌肤护理”闭环生态。
市场反响:车企抢单,资本追捧
据内部人士透露,逐本已收到超过10家车企的合作意向书,其中3家国际品牌进入技术对接阶段。资本市场方面,项目启动仅3个月即完成Pre-A轮融资,红杉中国、蔚来资本联合领投2亿元,投后估值超15亿元。
行业分析师指出,逐本模式成功破解了车载净化市场的两大痛点:
- 技术同质化:通过生物降解技术建立差异化壁垒;
- 盈利单一化:以耗材订阅实现长期收益,客户生命周期价值(LTV)提升5倍。
未来战略:定义“第三生活空间”的健康标准
逐本创始人刘倩菲宣布,公司正式成立“逐本移动健康实验室”,计划三年内投入5亿元研发资金,重点突破以下领域:
- 皮肤接触面抗菌涂层:在座椅、方向盘表面植入逐本卸妆水同款植物抑菌因子;
- AR美妆试妆镜:集成肌肤检测功能,利用行车间隙为女性用户提供妆容建议;
- 母婴级空气管理:与儿科医院合作开发针对儿童过敏体质的净化方案。
“当汽车成为家的延伸,健康不应是选项,而是基础设施。”刘倩菲表示,“逐本的愿景,是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对身心的温柔呵护。”
关于逐本
逐本创立于2016年,以“天然植萃+生物科技”为核心,卸妆系列产品连续三年蝉联天猫品类TOP1,服务用户超1000万。2024年启动“无界健康”战略,业务覆盖美妆、母婴、车载三大场景,预计三年内实现IPO。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或转载宣传资讯,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每日消费报"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