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不写代码躺赚"模式,我当了一天"赛博包工头"

来源:每日消费报
互联网

每日消费报4月18日消息,近日,一名科技博主为探索"零编码创收"的可行性,亲身体验了当下流行的"赛博包工头"角色,全程通过自动化工具与外包协作完成项目,试图实现"躺赚"目标。

▶ 何为"赛博包工头"?
该模式指通过AI工具(如ChatGPT、AutoGPT)生成需求文档,利用外包平台(如Fiverr、猪八戒)分发任务,再借力低代码平台(如Zapier、Bubble)整合成果,全程仅需协调与监督,无需亲自编写代码。博主表示:"本质是数字时代的二道贩子,拼的是资源整合能力。"

▶ 实验过程

  1. 需求生成:用ChatGPT 4.0输出"宠物电商小程序"需求文档,耗时15分钟;
  2. 任务拆分:将UI设计、后端开发等模块分包给5名海外自由职业者,预算$200;
  3. 过程管理:通过Discord同步进度,用Trello自动追踪任务(AI生成周报);
  4. 成果交付:48小时后收到可运行Demo,但需额外支付$50修复Bug。

▶ 结果与争议

  • 收益:该项目以500转售,净利500转售,净利250,但博主坦言"规模化难,单次利润薄";
  • 争议:被质疑为"割韭菜",有开发者批评:"这种模式压榨实际劳动者,且质量不可控。"

▶ 行业观察
类似"无代码套利"模式正在兴起,但专家指出其依赖两大条件:

  1. 外包市场的信息差红利;
  2. 甲方对交付质量的低预期。"本质上仍是中间商,只是工具更数字化了。"某风投分析师评论道。

目前,该博主已开源实验全部流程文档,引发关于"数字包工头"伦理与可持续性的讨论。

image.png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1.本站平台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及交易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文章:

为研究"不写代码躺赚"模式,我当了一天"赛博包工头"

2025-04-18 01:26:49

每日消费报4月18日消息,近日,一名科技博主为探索"零编码创

长按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