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虾尾消费指南:包冰与不包冰的“隐形陷阱”与理性选择

来源:每日消费报
食品

每日消费报4月8日消息,近年来,冷冻虾尾因便捷和高性价比成为消费者餐桌常客,但产品“包冰衣”与“不包冰衣”的差异却暗藏消费陷阱。业内人士指出,部分商家通过过度包冰增重牟利,消费者需警惕价格背后的“水分”,根据实际需求理性选择。

一、包冰虾尾:低价≠高性价比

包冰虾尾表面覆盖冰衣,价格通常较低,但冰衣占比可能高达30%-50%。例如,标注“净重500g”的产品,解冻后虾尾实际重量可能仅250g-350g。部分商家甚至通过反复冷冻、加厚冰衣变相提价。消费者需注意:

  1. 查看包装标注:合规产品应标明“净含量”(去冰后重量)与“总重”,若仅标注“毛重”需谨慎。
  2. 警惕“保水剂”滥用:过量使用磷酸盐等保水剂可能导致虾体吸水增重,影响口感。

二、不包冰虾尾:高价未必“避坑”

不包冰虾尾宣称“纯虾肉”,但价格普遍高30%-50%。部分产品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 以次充好:用低品质虾尾充数,解冻后缩水严重;
  • 储存风险:无冰衣保护,若冷链不完善易反复冻融,导致肉质变柴。

三、消费建议

  1. 按需选择:短期食用可选不包冰产品;长期囤货建议购买包冰款,但需计算实际单价(总价÷净重)。
  2. 辨别品质:解冻后虾体紧实、无异味为佳,松散发黏或出水量过大可能不新鲜。
  3. 维权凭证:保留购物小票,遇“冰衣超标”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依据《冷冻水产品净含量判定规则》)。

专家提醒:行业需规范包冰比例标注,消费者应打破“低价幻觉”,通过比价和查看成分表避免被营销话术误导。

image.png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1.本站平台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及交易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文章:

冷冻虾尾消费指南:包冰与不包冰的“隐形陷阱”与理性选择

2025-04-08 08:19:34

每日消费报4月8日消息,近年来,冷冻虾尾因便捷和高性价比成为

长按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