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展望AI时代:未来或实现"每周上三休四"工作制

每日消费报4月30日消息,近日,清华大学一位教授在人工智能主题研讨会上提出前瞻性观点,认为AI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大幅提升社会生产效率,未来人类工作模式可能迎来革命性变革,甚至有望实现"每周工作三天、休息四天"的新型工作制度。

该教授指出,随着AI在制造业、服务业和知识领域的深度应用,重复性劳动和部分脑力工作将逐步由AI接管。人类则更多转向创造性、决策性和情感交互类工作,社会整体劳动时间有望缩短。历史数据显示,工业革命后人类周工作时间从72小时降至40小时,而AI革命可能推动这一时间进一步压缩至20小时左右。

这一预测引发广泛讨论。支持者认为AI确实能释放生产力,但反对声音担忧就业结构转型带来的挑战。专家建议,需同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职业培训机制,以平稳过渡到AI赋能的新经济形态。

目前,部分国家已开始试点四天工作制,冰岛、英国等地的实验显示,缩短工时在维持产出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员工幸福感。AI的介入或将加速这一趋势在全球范围的推广。

image.png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每日消费报"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清华教授展望AI时代:未来或实现"每周上三休四"工作制

每日消费报4月30日消息,近日,清华大学一位教授在人工智能主

长按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