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代工业务重大进展:18A量产在即,14A已上路,释放"信任与合作"核心信号
来源:每日消费报
科技
每日消费报4月30日消息,近日,英特尔代工服务(IFS)宣布两大制程节点取得突破性进展:18A工艺即将进入量产阶段,更先进的14A工艺研发也已启动。这一进展不仅标志着英特尔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快速技术迭代,更向市场释放出"信任"与"合作"两大关键信号,为全球客户提供多元化供应链选择。
技术突破:18A量产倒计时,14A路线图明确
- 18A工艺(1.8纳米级):基于RibbonFET晶体管和PowerVia供电技术,性能与能效显著提升,计划2024年下半年量产,已有潜在客户完成芯片流片。
- 14A工艺(1.4纳米级):首次披露研发进展,预计2026年推出,将采用高数值孔径(High-NA)EUV光刻技术,进一步巩固英特尔在先进制程领域的竞争力。
战略信号:构建代工生态信任体系
英特尔强调,其代工业务的核心是"客户信任"与"开放合作":
- 信任背书:通过美国《芯片法案》支持、军方订单及多代工厂布局,强化供应链可靠性。
- 合作模式:推出"代工即服务"(Foundry-as-a-Service)解决方案,允许客户灵活定制IP组合,甚至适配竞争对手的架构(如ARM、RISC-V)。
行业影响:重塑晶圆代工格局
随着18A/14A的推进,英特尔正加速挑战台积电与三星的领先地位。分析师指出,若产能与良率达标,英特尔或成为欧美车企、AI芯片厂商的"第二供应商"首选,推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进一步分化。
目前,高通、亚马逊等企业已表达合作意向,而14A的早期技术验证客户尚未公开。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每个客户技术路线图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1.本站平台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及交易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