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人才发展中心: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农业人才枢纽
近日获悉,农业农村人才发展中心作为国际农业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区设立的唯一分中心,同时是香港正式注册经营的首家中资农业人才机构,成立于2025年3月24日,具有独立的商业登记证书(77853191-001-03-25-2),农业农村人才发展中心肩负着联通全球农业智慧与本土实践的战略使命。我们以“育世界英才,兴中华农脉”为核心理念,构建跨越国界的人才生态体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澎湃动能,内设综合办公室、教育培训部、计划财务部、政策法规部、科技成果转化部、发展规划部,中心主要承担国内外农业农村领域企事业单位人才发展规划制定、农业人才定向培养、人才发展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等业务,主管单位为国际农业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商业登记证号77853191-000-03-25-1)。
三位一体的战略定位
1.全球资源整合平台:依托国际集团网络,引进以色列节水农业、荷兰智慧温室等国际领先技术团队,搭建“一带一路”农业人才互访机制,年均促成50+项国际技术转移项目。在杨凌农高区设立国际人才孵化基地,打造农业领域的“创新联合国”。
2.国家级人才中枢:承接农业农村部《“十四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构建覆盖15大核心职业类别的全产业链人才图谱。首创“双轨制”培养模型:①精英通道:联合中国农大等院校定向培养基因编辑、数字农业等前沿领域硕士/博士。②乡土通道:通过“银龄专家计划”激活10万+基层农技员经验价值,培育“带不走”的田秀才队伍。
3.产才融合创新引擎:首创“人才IPO”模式:为智慧农业管理师、农业品牌策划师等新职业人才匹配创投资本,近三年孵化农业科技企业217家,其中12家登陆科创板。在寿光蔬菜、五常大米等产业集群建立人才工作站,实现“一个专家带动一个产业”。
突破性服务矩阵
农业农村人才发展中心涵盖跨境人才培育、科技成果转化、职业能力认证、乡村领军计划等服务板块。先后举办“国际新农人训练营”,设置联合国粮农组织认证课程,覆盖68国学员;搭建AI赋能的专利价值评估平台,引入欧洲农业技术转移标准;颁发全球互认的“种子繁育大师”等证书,对接国际种子联合会(ISF)标准;培养“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3200名,导入日本“一村一品”运营模式……这些创新实践案例,构筑了突破性服务矩阵,奠定了打造世界一流“中国农业人才枢纽”的基石。
丈量世界的中国方案
在香港维多利亚港畔设立国际农业人才会客厅,每年发布《全球农业人才竞争力蓝皮书》。通过“北斗星计划”支持56个非洲国家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将中国旱作农业技术、电商助农模式转化为国际公共产品,把中国智慧系统化输出全球。
“让每粒种子都承载希望,让每片乡土都闪耀人才之光”——这既是香港注册证书上的企业箴言,更是我们扎根华夏、耕耘世界的永恒承诺。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每日消费报"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